精品项目

围棋跨界高尔夫首冠诞生 中老铁路架起文化新桥梁

2025-07-05

6 月 27 日至 30 日,"商界棋王东盟行" 系列活动在老挝万象圆满落幕,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盛会,以围棋为纽带、以创新赛制为亮点,为中老民间交流注入新活力。活动期间,中老铁路首局围棋赛、全球首创的 "围棋高尔夫双项赛" 以及中老围棋交流赛等创新形式轮番上演,不仅诞生了首位海外双项赛冠军,更推动老挝围棋协会筹建进入实质性阶段,为 "一带一路" 人文交流写下生动注脚。

一、高铁对弈:千年棋道邂逅现代交通

6 月 27 日清晨,中老铁路 D87 次列车 8 号车厢内,商界棋王杨乐涛与辛俊浩展开激烈对弈,这场特殊的 "移动棋局" 开创了围棋赛事登跨国铁路的先河。列车穿行于滇老山水间,窗外是中老铁路沿线的壮丽风光,车内黑白棋子的碰撞不仅吸引了旅客驻足,更通过直播镜头让沿线民众直观感受中国文化魅力。"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,让围棋成为连接中老的流动文化符号。" 赛事发起人之一、东盟棋院院长陈宇表示。

围棋跨界高尔夫首冠诞生 中老铁路架起文化新桥梁

这盘棋的意义远超胜负 —— 中老铁路作为 "一带一路" 标志性工程,自 2021 年通车以来已成为区域经济动脉,而围棋的加入则为这条钢铁纽带赋予了文化温度。据统计,中老铁路老挝段 2024 年单日旅客量突破 1.5 万人次,其中中国游客占比显著提升,此次高铁对弈恰是文化输出与经贸往来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。

二、跨界创新:围棋高尔夫赛制惊艳海外

6 月 28 日,隆维高尔夫球场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力与体力的较量 —— 全球首创的 "围棋高尔夫双项赛" 在此举行。这项融合围棋子数计算与高尔夫杆数比拼的创新赛制,要求选手在完成 18 洞高尔夫挑战的同时,通过实时计算围棋对局的胜负子数决定最终排名。经过激烈角逐,中国棋手罗约克以总杆数 72 杆、围棋净胜 12 子的成绩摘得海外首冠,击败了韩国籍 6 段朱莉等强劲对手。

"当挥杆击球的力量感与落子布局的智慧碰撞,这种跨界体验让围棋更具吸引力。" 赛事裁判长、职业棋手李哲勇介绍,双项赛的规则设计巧妙融合了两种运动的核心逻辑,例如高尔夫每一洞的杆数对应围棋的贴目规则,最终通过综合积分决胜负。老挝围棋协会代表赛后表示,将借鉴这一模式开发本土化赛事,"希望未来能组队挑战,让更多东盟国家感受这种创新魅力"。

三、文化深耕:播种围棋未来的 "种子计划"

在万象凯旋门广场,一场特殊的围棋启蒙课正在进行 —— 十几位老挝小朋友组成的 "种子团" 在陈宇院长指导下学习基本手筋。这些孩子中既有华裔后代,也有当地青少年,他们的出现标志着老挝围棋 "生根计划" 正式启动。活动期间,双龙棋具向老挝围棋协会捐赠了高规格棋具,包括云子、楠木棋盘等,为当地围棋发展提供硬件支持。

6 月 29 日的中老围棋交流赛成为文化交融的高潮。五台对局同步展开,其中东盟棋院院长陈宇抱病上阵,代表老挝队出战,与中国企业家周天乐上演 "跨国师徒对决"。棋盘上,中国罗约克对阵老挝韩籍 6 段朱莉,双方在布局阶段即展开激烈争夺,最终罗约克以半目险胜。这场比赛不仅是技艺切磋,更通过解说直播向老挝民众普及围棋规则,为即将成立的老挝围棋协会奠定群众基础。

四、经贸赋能:智力运动撬动务实合作

除文化交流外,活动更成为中老商界深度互动的平台。近二十位中国企业家组成的 "掼蛋代表团" 将风靡国内的扑克游戏带到老挝,与当地华商开展友谊赛,以牌局为媒介探讨跨境电商、农业技术合作等议题。"掼蛋在老挝华人圈本就流行,这次赛事让我们有机会与当地企业面对面交流。" 参与企业家表示,已有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计划通过中老铁路将老挝咖啡、手工艺品引入中国市场。

在经贸层面,活动与中老铁路的产业布局形成共振。老挝作为东南亚最大钾肥生产国(亚钾国际产能达 500 万吨),正通过 RCEP 协定深化与中国的矿业合作;而中老泰铁路的贯通,更将激活跨境物流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新机遇。"文化搭台、经贸唱戏" 的模式,让围棋成为撬动务实合作的支点。

五、未来展望:从万象出发的围棋新征程

活动尾声,商界棋王们转战老挝特色酒吧继续对弈,在湄公河畔的夜色中,一幅中老围棋交流的未来图景徐徐展开 ——8 月 8 日,老挝队将奔赴昆明参加 2025 云南东盟智力运动会,几位小棋手也将随队出征;而老挝围棋协会的筹建工作已进入章程制定阶段,未来将采用中国围棋数子规则,进一步巩固中国围棋的文化话语权。

一号娱乐

"这次活动不是终点,而是中老围棋交流的新起点。" 陈宇院长在闭幕式上表示,下一步计划在万象设立围棋培训中心,并推动东盟国家建立统一的围棋赛事体系。正如中老铁路打破地理隔阂,围棋正以其独特的智慧语言,在东南亚架起文化认同与经贸合作的双重桥梁。从高铁车厢到高尔夫球场,从黑白棋子到扑克纸牌,这场跨越国界的 "智力之旅",正书写着中国文化 "出海" 的新篇章。